揭开两千年前的一段历史:全世界仅有10个越南古钟, 为何其中
浏览量:166
点赞:577
收藏:561

在古代,通过马来半岛的古商道商贸活动促进了物品交换,人民交往和文明交流。马来西亚国家博物馆以古商贸和古文明交流作主题,展出出土于马来半岛古商道上的文物,麻河旁的班卒古钟。际此,筑梦21世纪「一带一路」正在推动开展,马博物馆的展出,恰合时宜。
站在国家博物馆展示厅玻璃柜前,望着面前出土于麻坡家乡1千850年前的古代铜钟,感触良多。这个国宝级文物竟然在我的家乡麻坡出土,这说明近两千年前,麻河流域是古代一个人类文明交流的地区。记得中小学时代,学校的历史课本内容绝大多数是中国历史,马来西亚的历史很少,麻坡的历史几乎没有。班卒古铜钟协助后代学者追溯古麻坡的历史,让人们知道早在千多两千年前,麻坡地区就有商贸活动,远方的商贾来到麻河地区,带来远方的商品和文明。铜钟源自越南东山
博物馆和学者的记录告诉我们,班卒古铜钟是在1963年出土。当时,当地人在麻河支流班卒河附近挖土,无意间发现这个铜钟。出土地点离班卒河约500公尺,埋在地下一公尺。这个千多年后重见天日的班卒古钟高58公分,直径 32 公分,与柬埔寨马德望省(吴哥窟地区)出土的古钟相似。
专家进一步鉴定,班卒古钟是公元150年时的产物,相信是源自越南东山地区,属于东山文化的产物。那时期,柬埔寨有个强大的扶南王国,势力伸展到马来半岛,征服了马来半岛上的小酋长国。
博物馆收藏的马来半岛古地图告诉我们,原来早期马来半岛上存有一条横贯半岛的古商道,由两条河流组成,通过中间有一小段陆路的「搬运道」(Jalan Penarikan)相连接。
古商道西面是流入马六甲海峡的麻河,东面是流入南中国海的彭亨河。中间的陆路「搬运道」是在柔佛州马口附近。这就是「彭麻古商道」,班卒古铜钟就是出土于这条古商道上.博物馆展板说明强调早年商贸活动在这条两诃古商道的重要性。
在博物馆图书图里,我看到了多幅有关马来半岛「彭麻古道」的古地图。最早是公元二世纪,希腊地理学家陀利弥(Ptolemy)绘制的古代地图,图中马来半岛被称为「黄金半岛」,麻河被称为「金河」。
历史学家许云樵教授在他的着作〈马来亚史〉中谈到马来半岛的「彭麻古道」,绘制了彭亨河和麻河之间的搬运道以及马来半岛的古国图。根据他的研究,中国古书上记载的拘利口,即为当今的麻坡河口。
有关这段历史,历史学家常引述公元三世纪中国三国时代古籍〈吴时外国传〉的记载。当时吴国孙权派使康泰到南(古柬埔寨),过后他撰写了这本书。书中记载:「从扶南(古柬埔寨),投拘利口,入大湾口,正西北入,可一年余,得天竺口,名恆水。」意思是,从古柬埔寨到麻河口,入马六甲海峡,西北方向航行,一年多,可抵达印度的恆河口。
中国古籍〈梁书〉记载:吴时扶南王范旃遣亲人苏物从使其国(印度),从扶南发,投拘利口,循海大湾中正西北入,历湾边数国,可一年余到天竺江口。


实习编辑:周慧仪